加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是人民政协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必须坚守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根本价值立场。近年来,中卫市政协坚持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重要实践要求,作为践行一线工作法、用好政协话语权的重要履职渠道,持续在创新工作机制、提升编报质量、推动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了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作用。
坚持党管信息把牢正确政治方向
强化政治引领。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办法》,建立起社情民意信息征集、编辑、报送、跟踪、反馈闭环运行机制,推动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把提升社情民意信息质效纳入常委会工作要点,大力实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质量提升行动”,制定行动计划,扎实有序推进。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摆上市政协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专人负责,定期研究研判,精心谋划推进,为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注重示范带动。定期召开全市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座谈会,领导班子成员、县区政协主席就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带头谈认识、谈体会,查漏补缺、取长补短,通过深入思考引领分管领域做好工作;组织民主党派、委员代表总结经验、交流心得,互相学习、鼓劲加压,以学促干引领党派党员、界别委员积极主动履职。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在调研协商、视察监督、“四下基层”等活动中,主动发现、收集、整理、上报社情民意信息,让更多“冒着热气”的社情民意被及时反映上去。
加强知情明政。知上情、懂下情、提建议,方能提得准、不跑偏,建言建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集中观摩活动,组织委员实地查看全市重要工作、重点产业、重大项目推进情况,通过实打实看、近距离听、面对面问,掌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势,了解各行各业发展瓶颈,为提准建议收集一线素材。通过委员履职通、信息员工作群等平台,定期向委员推送党政重要会议、领导讲话、“12345”热线分析报告、信访动态等内容,引导委员把握信息报送方向,收集信息反映线索,力促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符合各级党委决策部署、符合有关政策、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坚持围绕中心做好拾遗补缺工作
聚焦地方改革发展献良策。坚持快准新、把握时度效,围绕每个时期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拟定社情民意征集和报送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时不光提建议,也客观反映存在的问题。比如,针对旅游行业旺季宰客、一些产业发展出现困局等突出问题,提交《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应杜绝“一锤子”买卖》《关于强化金融支持助力牛奶企业渡过难关的建议》等社情民意信息,被自治区政协呈送自治区政府有关领导和厅局参考办理,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群众“柴米油盐”鼓与呼。积极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抓住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和敏感问题进行选题,做到第一时间传递人民心声,以“小切口”反映“大民生”,以“小信息”解决“大问题”。比如,针对殡葬行业乱象多、街头药店零售药品价格乱、公厕旁边停车难、城区公交有盲点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及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助推有关部门快速回应或解决,得到群众一致好评。针对中小企业劳动者职业病安全保障难、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待遇低等问题,通过社情民意信息积极为相关群体发声建言,成为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推动工作的参考依据。
坚持机制创新激发社情民意活力
收集环节把握广泛性。坚持从多渠道拓展信息来源,着力推动从以往“等米下锅”向“主动耕耘”转变。注重激发委员、民主党派活力,建立定期联系制度,主动开展业务指导,定向开展点题约稿,帮助提高社情民意信息撰写水平;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对上报信息被采用的、获领导批示的以及部门答复办理情况,及时向委员反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每月反馈一次信息采编情况,形成比学赶超、积极履职的浓厚氛围。畅通与党办、政办沟通渠道,加强与市委办、政府办联系,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及时将一些全局性、普遍性问题,通过不同渠道向上反映。注重从会议、调研视察、协商座谈中挖掘信息,认真提炼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会议上的大会发言,深挖细究调研视察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仔细收集座谈交流中参会人员发言提出的困惑、期盼等,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信息。
采编环节把握准确性。一篇好的社情民意信息,必须是字斟句酌、反复核对、精心打磨的结果,绝不能当“二传手”。推行专委会初审、办公室复审、秘书长签审、分管副主席签发的“四级联审”机制,严把关口,切实增强信息严谨性、规范性、时效性。在选题上,注重反映社会生活中苗头性、倾向性和典型性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审核上,把好政治关,不能有违背党的大政方针政策的言论;把好事实关,必须言之确凿、数据准确,对一些专项领域、专业名词或看不明白的地方,及时与反映人联系,问清事实,去伪存真且通俗易懂,必要时请教专业人士或到现场实地核查;把好内容关,坚持一事一报,格式规范,标题、正文、反映人等基本要素齐全,方便交办处理;把好文字关,撰写信息力求逻辑清晰、语句通顺、简洁明了,有事实、有分析、有建议,避免泛泛而谈,不说空话、虚话、套话。
报送环节把握实效性。实践表明,社情民意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快,特别是对那些热点问题,或易引发矛盾、存在安全隐患的苗头性问题,应尽快上报党委和政府,以便采取措施妥善解决。在撰写和上报社情民意信息时,始终坚持时间第一的意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从速采写、从快上报。对一些个性化“微诉求”“小问题”,通过中卫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转送职能部门快速处理。
坚持保障有力夯实信息工作基础
建强工作队伍。在各界别中优选3名至5名业务能力强、工作热情高、文字功底强的委员。在各参加单位、专委会和县区政协中各确定1名工作人员,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信息员队伍,引领示范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纳入学习培训重点内容,利用委员培训、委员讲堂等时机,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等方式,组织委员潜心学习、互相交流,不断提升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整体水平。
健全工作制度。认真总结以往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运行情况,查漏补缺、取长补短,固化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定期组织机关信息工作者到自治区政协办公厅业务处室、兄弟市县政协进行学习交流,不断完善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各项制度、改进操作流程,在抓落实、抓执行上持续用力,极大的增强了政协干部和委员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探索建立民情恳谈、“委员基层联系点”等工作制度,助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察民情、聚民智常态化长效化发展。
建好工作平台。在市政协机关打造委员之家,为委员们读书学习、开展活动、办公联谊提供场所。科学整合14个委员会客室和界别委员工作室,全部按照“六有”(有场所、有标识、有设施、有人员、有制度、有计划)标准打造,探索实施“454”(建设四个阵地、健全五项机制、开展四同活动)工作办法,为委员联系群众、收集信息搭建良好平台。拓展“有事好商量”协商半径,搭建“卫您协商”平台,就中卫市硒砂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等社情民意,政协搭台、委员参与,邀请涉事主体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充分协商互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达成共谋发展的共识,力促把社情民意的“金点子”转化为推动发展的“金钥匙”。 (中卫市政协)